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河南省武嘉灌区

一、灌区概况

武嘉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大型引黄灌区之一。灌区南起黄河,北至卫河,东接人民胜利渠,土地面积398km2,耕地面积37.42万亩。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其中提灌面积12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26.32万亩。灌区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修武3县13个乡(镇),193个行政村,3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4万人。灌区内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复种指数1.72。

灌区始建于1958年,设计规模62.7万亩,之后因次生盐碱化等原因于1961年停灌,1975年重新规划复建,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

灌区复灌至今,累计引水约31亿m3,其中农业供水26.8亿m3,灌区外补水1.2亿m3,为黄河分洪11次,分水量近3亿m3。在农田灌溉、抗旱补源、沉沙改土、灌溉科研、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水的作用,三十多年来工农业创效益达3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历年投资总额的270倍。

武嘉分局共有各类人员110人。其中属省财政编制的人员49人,企业编制人员16人,离退休人员34人,临时工11人。在职职工中有行政领导干部16名,技术干部18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31人,其他人员均为高中学历。

二、工程概况

武嘉灌区在1984年续建配套工程规划中,共将渠道分为六级,分别为总干、干渠、支渠、分支、斗渠、农渠。至2003年,共建成灌溉渠道:引水渠1条,长度0.86km,设计流量28m3/s;总干渠1条,长度25.2km,设计流量28m3/s;干渠3条,长70.86km;支渠37条长163km,斗、农渠732条长310km,干支渠系建筑物592座,完好270座;斗、农渠建筑物2074座;补源渠道:补源干渠1条,长4.55km;支渠5条长17.3km。灌区内现有提灌站6处,能够正常运行的1处;机电井3422眼,配套1540眼。

灌区内除涝标准为五年一遇,骨干排水渠道为共产主义渠、大沙河、大狮涝河,另有一干排、二干排、三干排长度59.73km,支排23条,长149.8km。

三、水资源状况

武嘉灌区水源主要是过境水(黄河水)和地下水,当地地表径流水因无拦蓄工程,不予考虑。根据《河南省武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成果,在规划水平年(2010年),灌区设计保证率50%,渠系水利用系数0.45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0.43。亩均灌溉用水520 m3/亩,灌区农业需水量1.4亿m3,村镇需水量0.14m3,各类需水量总计1.54亿m3。可供水量中引黄分配水量1.26亿m3,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0.55亿m3,可供水量总计1.81亿m3。可供水量能够满足需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