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灌区
一、灌区概况
双河灌区地处东营市垦利县中东部,其范围北至黄河大堤,南至溢洪河,东至防潮坝,西至辛垦路,灌区控制面积5万公顷。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为黄河水和少量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其中90%以上可利用水为黄河水。黄河水通过一号坝引黄闸引水利用,地表水通过在灌区内建设河道拦蓄工程利用。
双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2万亩。灌溉面积均按旱田计算,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45%,其中小麦65%、棉花15%、春作物10%、秋作物55%。
灌区的渠系工程运行以来,承担着永安镇、黄河口镇、垦利街道办事处、兴隆街道办事处、红光办事处5个乡镇、办事处,177个自然村,7万余群众的工农业供水任务,同时向胜利油田提供供水服务。
二、工程概况
双河灌区共有总干渠1条,长度30.5千米;干渠5条,长度62千米;支渠34条,长度102千米;建筑物88座。其中已配套改造总干渠30.5千米,干渠23千米,建筑物6座。
三、水资源状况
双河灌区属黄河冲积平原,系退海之地,地下水含盐量高,淡水资源分布面积很小,均分布在黄河滩区,埋深5~30米,为浅层淡水,涌水量较小,只能协助饮用而不能大量开采用于灌溉。因此,双河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和黄河水资源。
(1)地表径流。双河灌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00万立方米,由于降雨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灌区内拦蓄工程较少,致使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利用量较少。
(2)黄河水源
黄河是双河灌区除少有的地表水以外的唯一水源,双河灌区的取水口距利津水文站较近,故取利津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进行分析。
1973~2005年利津站年平均流量为690.8m3/s,年均最大流量为1547m3/s(1983年),年均最小流量为58.7m3/s(1997年),月平均流量最大9月份为1510.7m3/s,最小5月份为229.3m3/s。
(3)双河干渠引水情况
双河干渠自建立以来,由于有向水库供水任务,年平均引水天数为129天,年均引水量0.96亿立方米,渠首平均提水流量15立方米/秒。
双河干渠自建立以来,年平均引水天数为129天,年均引水量0.96亿立方米,灌区需水总量为7404.7万立方米。灌区可供水量大于总需水量,能满足用水需求。
(4)亩均灌溉用水量
经分析,灌区综合灌溉定额为186.25m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