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袁北灌区

     一、灌区概况
     袁北灌区是江西省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之一。工程位于江西省西部,宜春市的西偏北部,地处东经114°02′~114°23′,北纬27°39′~27°56′之间,东西长约62km,南北宽约37km,总土地面积215.78万亩,属赣江水系袁河及其支流,是一座多枢纽、蓄引并举、库渠结合的大型灌区。
     目前,灌区已初步建成了以飞剑潭、酌江、沙江等大中型水库为龙头,以其他小型水库和山塘及张坊陂、郎中陂和久集陂为节点,以灌排渠道为网络,长藤结瓜式的灌排体系。
     灌区辖有飞剑潭、酌江和沙江三个片,灌区内总人口58.8万人,土地总面积为215.58万亩,总耕地面积42.24万亩。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4.68万亩,灌区现有有效灌溉面积25.77万亩,实际保灌面积仅13.2万亩。复种指数为2.366。
     袁北灌区行政区划包括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竹亭乡、飞剑潭乡、金瑞镇、洪塘镇、三阳镇、寨下乡、柏木乡、芦村乡、渥江乡、下浦乡街道、官园街道、湖田乡、新田乡、西村镇等16个乡、镇、街道。
     灌区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油菜、棉花、蔬菜、油茶、花生、苗圃等。2004年灌区内粮食总产量25.9万吨吨,工农业生产总值15.6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2元。袁北灌区是江西省商品粮基地之一及苗圃、油料、生猪出产主要基地。

     二、工程概况
     灌区范围涉及辽市乡、飞剑潭乡、金瑞镇等16个乡、镇、街道。灌区有总干渠1条,长3.6km;干渠7条,长156.23km;斜塘分干渠4条,长53.2km;支渠50条,长160.76km;斗、农渠424条,总长944.6km。各类渠系建筑物683座。
     三、水资源状况
     灌区自投入运行至现在,由于供水资源分布情况,已形成自然的三个灌区片。灌区内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5.63亿m3,是极大部分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灌区内4座大、中型水库总兴利库容0.955亿m3,总控制集雨面积132.6平方公里,占灌区总集雨面积的9.2%;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总来水量1.29亿m3,此外小(一)型水库15座,总兴利库容0.28亿m3,总控制集雨面积109.47平方公里;小(二)型水库126座,总兴利库容0.34亿m3,总控制集雨面积137.31平方公里;还有山塘坝3219座,总兴利库容0.29亿m3,总控制集雨面积165.0平方公里;灌溉保证率现状为65%,工程实施后灌溉保证率可达到85%。
     根据灌区内飞剑潭水库雨量站和宜春站1950年~2004年降雨和蒸发资料,依据综合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计算,确定1985年为供水保证率85%的典型设计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561 m3/亩,设计灌水率为0.454 m3/s/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