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浦闸灌区
一、灌区概况
浙江省上浦闸灌区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43′28″~30°16′17″,东径120°36′23″~121°6′9″之间。东邻余姚市,南接上虞虞南山区,西靠曹娥江,北濒杭州湾。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实际有效灌溉面积40.2万亩,占上虞市总耕地面积的75%。工程以自流加农用泵站抽水灌溉为主。灌区范围为上虞市粮食主产区,农田复种指数为2。灌区自79年9月投入运行,累计向灌区供水26.5亿m3,保证了灌区农田用水的需要。
同时,灌区还遵照省水利厅有关指示精神,积极支援宁波地区的抗旱工作。2003~2008年干旱期间,灌区共向宁波地区供水1.57亿m3,有效的缓解了该地区的旱情,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灌区管理局现有在编职工59人,其中获中级以上职称2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8人。
二、工程概况
工程于1979年建成投入运行,由枢纽和灌区二部分组成。枢纽为十七孔大(二)型水闸,二级建筑物。枢纽以上河道蓄水量为1960万m3,控制集雨面积4460k㎡。灌区由总干渠、干渠、支渠三级渠系构成,支渠以下渠系由当地行政镇、村分级管理。
①总干渠:灌区共有总干渠一条,长13.6公里,设计流量50m3/s,主要作用自枢纽向灌区引水。总干渠大部分为挖方土渠,穿越百官龙山长367m宽7m的无压隧洞。其中有节制闸、桥梁、倒虹吸等交叉建筑物二十多座。工程配套率为100%,完好率为57%。
②干渠:灌区共有干渠十八条,总长度170km,引水流量为20~40m3/s,干渠基本为斜坡式土渠,共有主要节制闸堰24座,排涝闸3座,其他建筑物19处。工程配套率为90%,完好率为50%。
③支渠:灌区共有骨干支渠60公里,分别为谢塘片、驿亭片和丰惠片,均为斜坡式土渠,引水流量为10~20 m3/s,工程配套率为80%,完好率为30%。
由于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渠坡塌坍,淤积严重,过水断面减小,所经村镇河渠边坡损坏较多,输水能力下降。主要建筑物老化严重,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正常使用。
三、水资源状况
灌区土地总面积为8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52万亩,农业人口为57万,其中劳动力为39万人。2007年粮食总产值为262509万kg,农业总产值为370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70元。
灌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31278万m3,其中地表水30060万m3,地下水1218万 m3,现状需水量29161万m3,其中农业灌溉17206万m3,工业生产5436万m3,生产用水1954万m3,其他用水4561万m3,农业水稻种植亩均灌溉用水390 m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