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涟灌区
一、灌区概况
淮涟灌区位于淮沭河以东,北六塘河以南,盐河以北,东张河以西,北与宿迁市沭阳县、连云港市的灌南县接壤,东和涟水县的涟西灌区接壤。总控制面积860平方千米,折合129万亩。灌区原有耕地85.43万亩,现有耕地面积79.97万亩,人均耕地1.49亩,设计灌溉面积76.97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55.94万亩。复种指数1.89。
灌区水源主要引用洪泽湖水和拦蓄回归水,农业用水以淮涟总干渠经二河引洪泽河水灌溉,尾部引用南六塘河、西张河、东张河等回归水灌溉。自二河引水的取水口为淮涟渠首闸,设计流量110方/s。
节水改造到目前,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由0.56提高0.69;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改善灌溉面积28.29万亩,改善排涝面积447.5平方公里;年新增农业总产值2952.2万元;年均节水5079万立方米;年均增产粮食2099万公斤。
灌区涉及淮阴区、涟水县的15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7.19万人,其中农业人中50.3万人,劳动力31万人。区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玉米。2007年全灌区内国内生产总值34.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57亿元,占总产值的36.3%,农业总主量33.6万吨,平均水稻单产539公斤,小麦单产3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
二、工程概况
灌区自建成以来,灌排工程体系已基本形成,以 “农田林网化”的要求按照干—支—斗—农渠的布置格局。总干渠1条,长14.3千米;干渠4条,长122.4千米;支渠11条,长55.2千米;斗渠270条,长813千米;农渠2435条,长2315千米。灌区排水骨干河道6条,长162.7千米;大中沟428条,长1490千米;小沟2640条,长2376千米。现有防渗斗渠13条,长35.38千米;防渗农渠270条,长215千米;受益面积7.3万亩。建有机电泵站388座,装机容量17734kw。斗渠以上建筑物2792座,完好率50%,斗沟以上配套建筑物4627座,完好率65%。工程配套率仅为55%。
三、水资源状况
据灌区水资源分析,现状保证率75%年型,水资源总量7927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30903万立方米,地下水1515万立方米,过境水43200万立方米,回归水3657万立方米。可利用量41358万立方米,需水量57451万立方米,缺水6153万立方米。干旱年价(95%)可利用量33026万立方米,需水量69530万立方米,缺水26730万立方米。设计灌水率为1.21立方米/秒/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