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沂北灌区

     一、灌区概况
     沭阳县沂北灌区位于新沂河以北,古泊河以南,西至沭新河,东到灌云县界,境内有扎下、贤官、万匹、韩山等十个乡镇,总人口3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1万人。沂北灌区以淮沭河水为灌溉水源,采取自流式取水灌溉方式,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4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8万亩,经过三期改造后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35万亩。灌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67。沂北灌区于1960年规划设计,1963年10月批准兴建,灌区建成运行后发挥了重大效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产量显著提高,沭阳县是我国十大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沂北灌区更是沭阳县的重要产粮地。灌区自上世纪60年代建立以来,通过近50年的经营发展,基本形成了“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灌排格局,为灌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程概况
     沂北灌区由沂北闸渠首控制,沂北闸建于淮沭河东大堤。灌区有四级渠系,现有干渠一条,长33公里,支渠14条,长168公里,斗渠172条,长362.6公里,农渠1655条,长1275公里。现有干渠首闸1座,节制闸2座,退水闸1座;支渠首闸14座,涵洞24座;斗渠闸172座,涵洞31座;农渠首闸1655座。灌区现有现有工程配套率90%,工程完好率70%。
     沂北灌自2002以来实施了四期改造工程和一期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1。灌区改造后,工程发挥了很大的节水灌溉效益,得到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的认可。

     三、水资源状况
     沂北灌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径流量在保证率75%时达到5680万m3。由于沂北灌区属平原地区,对径流的调蓄能力较低,灌区内径流可利用量在保证率75%时仅为2556万m3。过境水是沂北灌区主要灌溉水资源,淮沭河是沂北灌区的引用水源,在保证率75%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34100万m3。沂北灌区原系古沂沭河的河床区,受古河道控制,地下水较丰富,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可开采模数为13.45万立米/(年?平方公里),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5918万m3。灌区目前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在灌溉保证率75%时,水稻亩均灌溉用水量为610 m3/亩,小麦亩均灌溉用水量为120 m3/亩,玉米亩均灌溉用水量为100 m3/亩,棉花亩均灌溉用水量为90 m3/亩,在现状工程条件、现状种植结构及现状灌溉制度和管理情况下,基本满足当地的灌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