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金河灌区
一、灌区概况
松山区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东北春玉米产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500个产粮大县之一。英金河灌区位于赤峰市松山区中东部,始建于1958年,是赤峰市修建较早的大型灌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20″—119°26′,北纬42°19′—42°35′24″。地处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流域英金河北岸的低山丘陵山区及沿河的河谷平川上,呈西南—东北走向。灌区控制范围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14公里。灌区总土地面积77.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2万亩,林地面积8.8万亩。灌区由跃进干渠、一干渠、二干渠三条干渠组成,均为有坝引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0.3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0.23万亩,是松山区的粮食主产区,灌区内耕地70%种植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其余30%是以甜菜、葵花、烤烟、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复种指数为100%。多年来英金河灌区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英金河灌区用占全区20%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区一半以上的粮食,在2007年的大旱之年,受益区种植的玉米仍创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单产最高纪录,亩产量1127.1公斤;同时灌区对12万亩沙地进行引洪淤灌,现已完成改造成11万亩。
二、工程概况
英金河灌区由跃进干渠、一干渠、二干渠三条干渠组成,三条干渠全长224公里,设计总引水能力107立方米/s。灌区内多数为干渠、支渠(或干斗渠)两级渠系,少数为干渠、支渠(干斗渠)、农渠三级渠系,灌区设计建筑物783座,实有大小建筑物635座,配套率81%,完好建筑物412座,完好率65%。灌区有支渠12条,总长97.842公里;有配套干斗渠83条,总长161.8公里;有斗渠9条,总长24.297公里。
三、水资源状况
英金河灌区灌溉水主要来源于锡伯河、阴河, P=50%的全灌区来水量为30693.86万立米,可用水量为24105.08万立米(其中包括城市回归水2006.47万立米、二座水库供水5978.58万立米),地下水可供开采水量为5606万立米。现状灌区总的需水量为23389万立米,其中农业灌溉需水21415万立米,人畜需水291万立米,乡镇企业需水270万立米,林草灌溉需水1413万立米。正常年份地表水可保证农业灌溉,农业灌溉综合毛定额为532.32 立方米/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