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汾西灌区

     一、灌区概况
     汾西灌区始建于1958年,是我省大型灌区之一,位于汾河下游、临汾盆地的汾河西侧,北纬35°43′-36°30′、东经111°21′-111°46′, 北起霍州市辛置镇,南至襄汾县九垣山,东临汾河,西靠吕梁山,纵贯洪洞、尧都、襄汾三县(区),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5-15公里。辖区水源充沛,灌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属临汾市工农业生产基地。主要水源是汾河、龙子祠和郭庄泉,取水模式为渠道引水,年均取水量5.59亿立方米,年均引水量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0.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包括洪洞、尧都、襄汾三县区23个乡391个自然村),占临汾市总灌溉面积的1/4。灌区粮食播种面积40.28万亩,粮食年总产量137001吨(2007年),亩产340公斤,棉花播种面积0.9万亩,年总产量670吨(2007年),亩产74公斤。灌区受益人口53万人,劳动力20万人,人均耕地1.35亩;年灌溉用水量2.3亿,年灌溉面积50万亩,灌溉水利用率0.41。在农业灌溉的同时,担负着霍州发电厂、临汾钢铁公司、侯马冶炼厂、曲沃宇晋钢铁公司工业供水和临汾市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任务,对临汾市的工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汾西灌区共有职工779人,其中在岗人员644人,离退休人员135人。在岗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的39人,专科学历的100人,中专51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74人。
     二、工程概况
     灌区现有的工程设施:干渠9条,总长236公里,干渠建筑物1187座,斗(支)渠1155条,总长度1128公里,建筑物15691座;中型水渠1座,库容560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4座,总库容11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座,总库容122万立方米;有万安、龙马、南贾坝后、西贾4座中型扬水站,装机容量5875kw;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2500kw。汾西灌区自兴建至今已运行五十余年,渠道干渠及建筑物超期服役,工程老化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很大,急需改造。渠道配套不完善,大部分支、斗、农渠没有防渗,水的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制约着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水资源状况
     按《汾西水利管理局水资源论证报告》计算成果,1960~2000水文系列,水源年均径流量8.74亿立方米,其中泉水3.35亿立方米,年平均可引用水量5.7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供水1.0亿立方米,灌溉供水3.3亿立方米,发电后下泄水量1.45亿立方米。灌区汾河水库年平均径流量85900万立方米,年可供径流量48000万立方米,年均工业供水量5363 立方米,平均灌溉供水量1280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70.26万亩,灌溉保证率84%,发电弃水及余水134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