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大禹渡灌区

     一、灌区概况
     大禹渡灌区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芮城县中部的黄河三阶台地上,地理座标为东径110°16′-110°58′,北纬34°35′-34°51′。南临黄河北岸,北依中条山南麓,东起陌南镇朱吕沟,西至大王镇黑龙涧。其枢纽泵站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的大禹渡神柏峪,自黄河三门峡库区取水。灌区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10.5公里,面积约40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1.4万亩,占芮城县水浇地面积70%。目前有效灌溉面积28万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灌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优质红富士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在灌区种植业中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据统计调查,目前灌区的种植业结构比例为:小麦50%、果树35%、棉花15%、晚秋25%,复播指数为25%。
     灌区定编人员295人,其中单位负责、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资产管理、水行政监察类岗位及辅助人员48人,运行、观测类人员247人。
     大禹渡扬水工程建于1970年10月,历时四年时间,于1974年10月首期工程建成并试水成功,1975年初开始上水灌溉。自投入运行以来,灌区农民人均收入由改造前的1900元提高到4800元。灌区是运城市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工程概况
     大禹渡灌区渠系由四级固定渠道组成,共有325条,总长598.62公里。其中:总干渠1条,长30.75公里;干渠5条(南干、北一干、北二干、西干和赵庄干渠),长32.85公里。支渠65条,长213.02公里。斗渠254条,长322公里。
     渠系建筑物共2092座,其中总干、干渠327座,支渠1564座,干斗渠116座,斗渠85座。
     目前,灌区防渗渠道总长度144.2公里,其中总干渠30.75公里,干、支渠长113.45公里。
     渠道配套防渗率为25%,完好率为50%。

     三、水资源状况
     大禹渡灌区属洪积扇堆积倾斜平原区,地表及地下水资源都极为贫乏,地表仅有一些发源于中条山的小型山洪冲沟,地表水资源量仅为70万立方米,可利用率极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2005年),灌区地下水资源储量0.6亿立方米,可开采为0.064亿立方米,埋深在地表250米以下。目前,实际开采量已达0.117亿立方米,超采0.053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
     黄河作为一过境客流,流经芮城县80.3公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386.4亿立方米,灌区可取水量为1.5亿立方米,(黄委会批准取水量),完全满足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之需。灌区亩均灌溉用水量67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