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区概况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白银市景泰县中部,省城兰州以北180Km处,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高扬程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80%。
灌区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麦、土豆、豆类、胡麻、油葵、枸杞、甜菜、瓜菜、苜蓿、果树等。
灌区采用总干渠、干渠11级梯级泵站串联运行提引黄河水到灌区的取水模式,总干一至四泵站为输水段,从总干四泵站开始进入灌区,灌区灌溉模式以地面灌溉为主,全面推行小块灌溉,衬砌田间渠道、地膜灌溉、沟灌等常规节水灌溉方法,积极推行微灌、管道灌溉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套、复种和省水作物种植面积;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由50%提高到58%,实际灌溉面积30.6万亩。
灌区全面推行斗、农渠轮灌制,实行水票制,配水到组(户),以亩定量,凭票供水,斗渠口计量收费。灌区水费成本0.429元/m3,现执行水价0.265元/m3,水费回收率98%以上。
二、工程概况
1969年开工建设,1971年投入运行,建成泵站13座,安装机组103台(套),总装机容量6.7万kw;建成干、支、斗、农4级渠系,总干渠及干渠3条,总长68.4km,支渠17条,总长159.5km,干渠以上渠道建筑物240座,支渠渠道建筑物689座,量水堰447座。泵站建筑工程完好率56%,机电设备完好率49%;渠道及建筑物配套率91%,完好率68%。截止2010年度,累计下达骨干工程投资1894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842.49万元,灌区农户投工投劳完成田间节水工程投资2221.63万元。改造总干渠、干支渠87.92KM渠道及其建筑物,研制开发了高扬程、多梯级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成了办公局域网,开通了景电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在水源泵站安装了电磁流量计,支渠口和部分斗渠口安装了水量自动计量及闸门自动控制设施,所有斗渠口均采用巴歇尔量水槽人工观测量水,全灌区量测水设施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00%。
三、水资源状况
灌区东临黄河,地高水低,灌区内地表水径流和地下水源都很匮乏,灌溉水源全部来自从黄河提水。设计提水流量10.56m3/s,加大流量12m3/s,总扬程472m,设计年提水量1.48亿m3,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毛灌溉用水量468 m3/亩,套、复种面积为总灌溉面积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