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青铜峡灌区

一、灌区灌溉情况简介

汉延渠是宁夏黄河青铜峡河西灌区最古老的一条干渠,位于唐徕、惠农两大干渠之间。现从青铜峡市小坝镇汉延渠进水闸起,由南向北偏东流经青铜峡市的小坝、叶盛、瞿靖;永宁县的李俊、望洪、杨和、胜利、通桥;银川郊区的掌政、大新和贺兰县的金贵、习岗、潘昶至立岗尾闸。尾水入第四排水沟。全长88.05公里。

汉延渠灌区地处宁夏平原政治、经济核心区域,享引黄灌溉之利,灌排系统完善,土地肥沃,盛产稻麦,年种年收,是“塞上江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为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汉延渠承担着永宁县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服务特色小镇兴庆区掌政镇蔬菜和经济作物的高效灌溉,有力地支持了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将节水农业措施与水利工程结合,在生态与环境用水增加、工业用水增长和黄河可供水量减少的情况下,保障了农业的正常灌溉,提高了用水效率。灌区用水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灌区从片面强调灌溉用水的开发,转为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强化管理并重;从一味追求扩大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灌溉面积,转为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从粗放用水,逐步转为合理灌溉、科学用水。灌区大力实施渠道防渗、小畦灌溉、水稻控制灌溉等节水措施,推行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在引黄灌区率先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调动了农民节水积极性,推动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承包、租赁等管理体制改革。灌区用水观念的更新,用水习惯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二、渠道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青铜峡河西灌区以渠设局,各县成立水利局参与灌区灌溉管理。1961年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实现了河渠分家,本渠由河西总干渠原唐徕渠头闸分水,到此,结束了数千年无坝引水的历史,黄河进水口漫溢溃决之患自此消除,彻底改变了古渠供水条件。自1949年至1962年间,历经数次裁湾扩整修复,干渠过水能力由1957年40m3/s增加到50m3/s,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5.56万亩增加到1962年的44.32万亩。从1952年至1970年完成裁湾16处;干渠缩短9.6公里;修建李俊、丁字渠、唐铎、王闸桥节制闸4座;小观桥、王澄桥退水闸2座;林皋、唐铎、魏信(1965年废除)等涵洞3座;二排、永清沟渡槽2座;桥梁17座,初步形成了完备的渠道灌溉工程体系。特别是二排渡槽,始建于1952年8月,由宁夏水电工程处设计施工,槽身主体结构为T型连续梁矩形过水断面从设计角度来讲,在当时是比较少见、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引黄灌区这种承载能力较差的软弱地基上建设渡槽,连续梁结构实属罕见,经多年运行安全可靠。

1970年成立了汉延渠管理处,改分县管理为以渠设处统一管理。随着干渠逐年扩整扩建,渠系建筑物进一步完善。1970年至1985年干渠裁弯13处;新(改)建反帝沟、牛毛湖涵洞2座,一排、中干沟、永二干沟、银东沟、银新沟、二排6座渡槽;进水闸、马寨桥、大银河、潘昶、王澄、头闸、二闸、三闸8座节制闸;小坝、唐铎、大银河3座退水闸;新建桥梁14座。1985年至1999年,陆续投资改建了永清沟、掌镇、反帝沟渡槽等大型水利设施,渠道灌溉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王闸桥节制闸新修工程,此工程是因姚叶公路大桥的建设而对节制闸实施全面改造的工程项目,经自治区周生贤副主席现场办公会决定,由宁夏水利厅和交通厅各投资80万元建设。工程于1999年元月开工,1999年4月水下工程竣工。工程共完成土方8000余m³,石方5638m³,砼400多m³,劳动用工1万多工日,工程建成后成为汉延渠当时标志性建筑物。二是汉延渠反帝沟涵洞渡槽改建,工程总投资为400多万元,属当年水利厅重点工程,水利厅原厅长沈也民等人对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召开方案论证会,渡槽跨越涵洞中间一跨渡槽采用跨长19.5m的工字梁结构,成为当时宁夏水利建设中跨度最大的渡槽。工程于1994年12月开工建设,由管理处自行设计和施工,在经过18个月的精心施工,于1996年7月全面竣工,1996年10月水利厅组织观摩验收团进行评比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并作为样板工程进行了表彰奖励。

1999年,国家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于1999年12月,汉延渠对掌政渡槽进行重新翻建。掌政渡槽始建于1971年5月,因建设年代久远,主体结构老化失修,加之槽底高程不合理,影响干渠过水能力,水利厅立项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此次翻建排架采用井柱式结构,槽壳采用梁板式结构,2000年4月投入运行,运行中发现底梁裂缝、漏筋,致使渡槽带病运行,水利厅组织专家分析验算, 主要原因是渡槽底梁应力不足, 为了消除渡槽的安全隐患, 保证其安全运行,经过对陕西宝鸡峡引渭工程尾水倒虹用碳纤维加固技术改造方案考察论证, 决定采用碳纤维补强加固技术进行修复,经运行效果良好。(改技术尚属在宁夏引黄灌区水利工程上的首次应用,对旧有工程设计标准低、工程施工中存在缺陷的一些项目, 采用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是一项可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2011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落地,灌区水利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通过裁弯取直、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汉延渠进行多次扩整与改造。历经数次改建维修,现干渠长88.05公里,流经青铜峡市、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尾水入第四排水沟,有闸、涵、槽大型建筑物等29座,直开口245座,最大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年水费收入1230余万元。承担着青铜峡市等4县(区)13个乡镇、4个国营农场的灌溉任务。灌溉面积41万亩,近年平均引水量4.3亿立方米。经多年发展完善,管理处也从成立之初的农业灌溉单一管理逐步发展成了具备8个科(室)、5个管理所、1个灌溉试验站和2个实体公司职能完备的水利事业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汉延渠秉承着建设平安、美丽、智慧、和谐的美丽渠道的思路,全面推进渠道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建设。累计争取续建配套、维修养护资金近2亿元,实施渠道砌护69.3km,砌护率达到78.7%,改造重点建筑物17座、直开口185座,渠道标准化路面修筑77.8km,占双堤总长44.2%,已翻建改造所段15个,占所段总数71.4%,为输水灌溉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重点经过解放后60年的管理整治改造,渠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程度大幅提高,截止2017年底,汉延渠实现了干渠连续32年安全无事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