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区概况
丘北灌区位于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处于丘北县的中部,其地理座标介于北纬23°48′~24°15′和东经103°55′~104°28′之间。灌区内交通条件优越,有通往昆明、罗平、砚山等地的三级柏油公路,距离省会昆明280km,距离文山州政府所在地文山县城110km。
灌区内生活有汉、壮、苗、彝、回、白、瑶等民族,2010年共有人口25.6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非农业人口1.66万人。粮经作物在区内广泛种植,但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规模,目前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灌区内国民生产总值9.4亿元,农业总产值6.79亿元,2010年底粮食总产量0.92亿kg,农民人均纯收入1647元,人均占有粮食385kg。灌区内农作物种植大春以水稻、玉米、辣椒、烤烟为主,小春作物以种植小麦、油菜等为主,其他经济作物还有花生、蔬菜、三七等,经济林果有石榴、桃、李、梨、杨梅、葡萄等。灌区现状复种指数175%,粮经作物比例为6.8:3.2,粮食总产量0.92亿kg。
丘北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人数86人,现有职工总数51人。
二、工程概况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1.03万亩,工程概算总投资2.9992亿元,计划按15年分期逐年实施,规划配套改造主干渠8条全长131.41km,续建和配套支渠13条60.09km,改造排水沟6条47km,渠首工程改造有改建拦河闸3座,改扩建抽水站3座。按照2009-2020年规划,减去已经完成的骨干工程后,还需配套改造骨干工程干渠7条总长120.61km、支渠9条总长34.04km、排水沟9条75.52km、渠首拦河闸3座、泵站4座,配改建筑物190座;共配套改造田间工程流量小于1.0m3/s的支渠11条总长56.48km,配改斗渠318条254.17km,配改农渠1310条493.42km,新增斗沟170条187.90km。
三、水资源状况
本地区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集中于5~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4.2%,年际变化不大(Cv值为0.18),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3.0mm。灌区水资源均为本区径流,水资源总量7.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4.7亿m3,地下水资源2.15亿m3,回归水量0.25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