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灌区 > 灌区风采

欧阳海灌区

一、灌区概况

欧阳海灌区位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支流舂陵水和耒水的中、下游沿河两岸,属衡邵丘陵地带,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2°23′~113°10′,北纬26°07′~26°56′。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程在80~100米之间。灌区内丘陵起伏,地形缓,属浅丘区。欧阳海灌区设计灌溉耒阳市、常宁市、衡南县及衡阳市珠晖区3市(县)1区64个乡镇、733个村,控灌面积72.74万亩,其中耒阳市27.24万亩,常宁市12.06万亩,衡南县29.00万亩,衡阳市珠晖区4.44万亩。到2009年止,有效灌溉面积为62.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60万亩。

二、工程概况

欧阳海灌区共分总干渠、支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五级渠系。渠系工程设计:1、总干渠1条,全长67.3公里,其中渡槽6处长712米,隧洞1处长316米,小型建筑物605处;2、分干渠3条,全长225.1公里:①左干渠57公里,其中渡槽8处长1244米,隧洞7处长834米,小型建筑物639处;②东支干渠104.1公里,其中渡槽11处长2983米,隧洞4处长790米,倒虹吸管1处长1258米,暗涵1处长142米,小型建筑物1133处;③西支干渠64公里,其中渡槽21处长3309米,隧洞20处长2649米,小型建筑物560处。3、重点支渠126条,共长1612公里,其中渡槽119处长16223米,隧洞146处长14754米,倒虹吸管44处长7014米,暗涵78处长4833米。4、斗渠3250条共长5200公里;5、农渠9256条长5090.8公里。欧阳海灌区工程于1966年10月动工兴建,1970年6月大坝竣工蓄水,同年8月开灌受益,1976年渠系配套基本完成。到2009年止,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395提高到0.451,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454提高到0.518,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18万亩,复种指数由改造前的1.88提高到2.00,粮食产量由改造前的248.24kg/亩提高到446.26kg/亩,灌区粮食总产量由改造前的2.4965亿kg提高到4.1292亿kg。

三、水资源状况

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均径流深在衡阳市的各个水利区划中最大,分别为1241.0毫米及67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4亿立方米。舂陵水和耒水从灌区内穿流而过,为灌区提供了丰富的过境水资源。灌区地下水多为降水补给,但大部分形成岩石裂隙水,存在形式不稳定,经一段时间后,陆续转化成河川基流,因此,灌区内真正的地下水资源为一部分开采不易的深层地下水和表层土壤水,约0.82亿立方米。

灌区水资源包括骨干水源和基础水源两部分。灌区骨干水源工程由欧阳海水库及龙溪桥、梅埠桥等水库,其中欧阳海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大Ⅱ型工程,其中库容为4.25亿立方米;龙溪桥和梅埠桥均为中型水库,这二座中型水库中库容为0.80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0.65亿立方米。灌区基础水资源工程包括小Ⅰ型水库262座,塘坝48024处,年总有效水量1.1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