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建管掠影 | 湖南省加快构建从源头到田间地头的高标准灌溉体系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归档时间:2023-09-11

湖南是水利大省,也是产粮大省。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灌区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全省灌区总耕地灌溉面积4313万亩,其中659处大中型灌区耕地灌溉面积2773万亩,其余小型灌区耕地灌溉面积1540万亩。近年来,湖南省始终把灌区建设作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工作来抓实落细,努力构建从源头到田间地头的高标准灌溉体系,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通过续建配套改造完善灌排骨干工程、小农水建设畅通渠道“中梗阻”工程、清淤扫障疏通全灌区渠系等协同发力,确保“水能灌到田、粮食能丰收”。









图片

韶山灌区引水枢纽——洋潭水库

全力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改造 强化灌排骨干工程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共有8处大型、102处中型灌区纳入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计划。为保证项目建设质效,2022年湖南省水利厅针对跨年度实施的大中型灌区建设项目率先推行“一次设计、一次招标、分年实施”模式,大幅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全年执行“周调度”、信息化监管、“四不两直”等建设调度督办制度,紧盯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截至目前,60处中型灌区项目已完工,剩余50处大中型灌区项目稳步推进,将实现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355.13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2581万方,新增粮食产能41954万公斤,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其中,株洲市酒埠江灌区通过现代化改造项目,拆除重建清水江渡槽,恢复了下游近7万亩农田灌溉。

图片

欧阳海灌区改造后总干渠标准渠段

实施“中梗阻”畅通三年行动 衔接田间灌溉工程

小农水里有大粮仓。针对灌区上游骨干工程与下游高标准农田之间存在渠道“中梗阻”问题,2023年2月,湖南省水利厅联合发改、财政、农业等六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的通知》,统筹2亿元省级资金开展渠道“中梗阻”畅通行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模式,优先选取投资效益明显、群众筹工筹劳积极性高的地区开展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打通2000公里“中梗阻”渠道,截至8月底已完成1858公里、建设任务完成率达93%。邵阳市隆回县木瓜山灌区通过项目实施,彻底解决了六都寨镇长砂龙村、马坪村、横板桥镇麻龙村3000亩农田“上游看得到水、下游用不到水”的局面,全灌区4.32万亩农田早稻和晚稻的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长沙市望城区沩水河坝灌区“中梗阻”畅通斗渠建设效果

开展灌区清淤扫障三年行动 畅通已建渠系工程

灌区渠系工程建好了,渠系畅通也很关键。2023年,省水利厅制定印发了《湖南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灌区清淤扫障三年行动的通知》,统筹全省大中小型灌区,“整灌区”“全渠系”推行清淤扫障行动,将其作为水利建设、粮食安全考核、标准化管理等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全面解决灌区已建渠道及建筑物淤堵、侵占等影响通水灌溉的问题。2022年评选出10个清淤扫障先进单位,专项资金予以奖励,示范引领推动工作。2023年,计划完成渠道清淤扫障5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疏通全省灌区所有淤堵渠道,全面建立常态化清淤扫障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渠道清淤扫障4万余公里。衡阳县全县出动、全域推进,10万干部群众上渠清淤扫障保畅通。

图片

衡阳县柿竹水库灌区职工开展渠道清淤扫障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