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湖北:郧阳区农业水价改革改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

归档时间:2022-11-30

“十堰市郧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五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节水效果更明显,据统计年节水达630万立方米;产业结构更优化,催生了一批优质示范农业产业,农业效益成倍增长;居住环境更优美,确保了水库河流水体清洁,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11月28日,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国接受采访时说。

郧阳区位于汉江中上游,全区共有耕地面积55万亩,农作物种植以旱作物为主。2019年,郧阳区完成柳陂镇高岭村、谭家湾镇龙泉村等7个村和十堰市农科院实验基地共计0.5万亩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近三年,此项改革推广至全区20个乡镇(场)的151个行政村,累计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7.85万亩,改革区域基本达到骨干工程计量设施全覆盖,累计安装骨干工程计量设施处37处、田间用水终端计量设施280处。

该局农村水利水电股股长兰善平说:“郧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主要做法有四点:一是定、补结合,优化顶层制度设计;二是硬、软结合,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三是建、管结合,发挥协会和用水主体作用;四是点、面结合,积极探索多种改革方式。”

明确主体定水权。郧阳区节水办确定在2025年前,每年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8000万立方米以内,综合灌溉面积、水文数据、渠道水利用系数、种植结构等因素,确定了各乡镇、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分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用水主体,落实到了具体水源。

靶向施策定奖补。该区发改局、财政局按照各乡镇、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了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对涉及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灌区管理单位进行精准补贴,近年来该区累计发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资金70余万元。

实施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该区坚持整合农业、发改、国土、乡村振兴等单位项目资金、鼓励农场主、土地集约种植大户等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农户自发投工投劳相结合,加快推进渠系、节水管灌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着力疏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改革区域农田整体水资源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62以上。

精准计量提高水费征收率。将精准计量设施与渠系、输水管道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管理。将建设的流量计和管道测流设施,与智能管理平台相连,流经渠道、流出斗口的水都可以精准计量,自动显示每个村和灌溉片用水量。其中柳陂灌溉片实现田间计量智能化,农户只需刷卡取水,提高了水费征收率。

充分利用好国家补助水利工程管护资金和区级财政配套资金。每年灌溉用水前,全方位对主干渠全面排查,及时清淤渠道,确保用水畅通;对易跨方渠段及时上报,并尽快维修,有效防止了大面积跨方,确保了农业用水畅通无阻;对渠道渗漏部位,及时修复,有效减少水损失;合理调节用水,加强灌溉用水服务意识,有力保障了灌区农业旱涝保收,充分调动了灌区群众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多种改革方式。结合滔河灌区节水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项目设施提高灌区节水能力,确定水权、制定水价后试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结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探索“委托管理灌区模式”;结合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小型水库、山塘、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拦水堰等水源,自管自用,探索创新自有水源下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郧阳区农村水改第一人、柳陂镇水利管理站站长周焱介绍说:“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通过基础完善、明码实价、精准计量,用水精确到田块、精确到方,节水省费效果明显。因灌溉条件的改善,农民以前不想种的田现在都成了香饽饽,催生了一批优质示范农业产业,如青曲蓝莓基地、柳陂蔬菜草莓基地、安阳优质水稻基地等,农业效益成倍增长。目前该区已有30%的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渠道硬化,明确管护主体,确保了水库河流水体清洁,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点击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