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国家战略性工程,为地区和民众带来了什么?
来源:中国水利
归档时间:2019-12-16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
今年的12月12号,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的日子。
通水五年来,不仅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也给沿线省市带了各种附加效益。同时,为北方奉献了一汪碧水的水源区,也有了不错的发展。
戳视频看看
南水北调为地区和民众
带来了哪些利好
一江清水
从南到北
饮水思源
保障发展
千里通渠
福泽绵绵
(向左滑动查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一路向北,穿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 。水流干线总长度超过1400公里。
通水五年来
已经向北京输送
52亿立方米的
优质水资源
天津14个城区
全部用上了南水
如今,北京市主城区自来水供应有70%以上都来自南水,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城区自来水主力水源。
除了润泽京津
甘甜的长江水
从丹江口水库
也流入干渴多年的
冀中南地区
让1200万人喝上长江水
特别是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
500多万人
告别了长期饮用
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修复生态也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功能之一,河北省的滹沱河常年干涸,严重缺水。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河北省利用南水对滹沱河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补水。滹沱河时隔20年重现生机,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的修复和保障功能,同样也体现在东线工程中。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
不同于中线,东线工程面临更多治污的压力。“先治污、后通水”是南水北调工程严格执行的原则之一。
目前,东线水质已经稳定在三类标准以上。可以说,南水北调以工程建设带动政策执行,再以政策执行带动环境治理,开创了我国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先例。
饮水思源,受水区百姓受益,水源地百姓的发展也不能落下。由于工程原因,水源区一些百姓虽说离开了家乡,但在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持和省市的帮扶下,不少库区移民找到了更好的发展路子。
南水北调工程
作为造福后代
泽被后人的
民生、民心工程
未来还将继续
推进后续工程建设
加强运行管理
深化水质保护
强抓节约用水
保障移民发展
进一步打通
由南向北方调水的通道
让工程效益继续开枝散叶
不断造福民族
造福人民!